没有真正的笨孩子,只有被“懒惰”拖垮的孩子

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,孩子总说因为粗心丢分,家长也就信以为真。这样一来,真正的问题就被掩盖了。孩子自以为什么都懂,没啥问题,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。可实际上,真正的问题却被忽视了。


多少孩子成绩差,不是因为粗心,不是因为笨,而是因为“积懒成笨”。


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!谁都有粗心的时候,但在粗心表象下,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,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,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。


我们判断“粗心”的标准通常有:

1. “简单的,不该错的,考试错了”——那就问问自己,熟练度够吗?


2. “原本会做的,考试做错了”——那就问问自己,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?


3. “审题错了,不是不会做”——那就问问自己,准确率够吗?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?


我们常常认为,平时做过的,考试就能做出来,其实并不是。我们必须通过“粗心”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:

01

粗心,因为孩子“懒”得反复练习


所谓熟练度,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,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,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。


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,并不一定全对。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,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;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,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。


解决办法:一道题目,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,并且每次都在思考,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。









02

粗心,因为孩子“懒”得巩固知识点



还有一些题目,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,因为平时做对过,只是考试错了。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-2次,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?并未深究。


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,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,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。


解决办法:试着去讲解题目,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,表示确实理解了。通常在讲解过程中,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。









03

粗心,因为孩子“懒”得养成好习惯


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、不检查、不喜欢打草稿、不肯写步骤等,也都是习惯的问题。还有书写习惯等,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。


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,不但容易错,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。


解决办法: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,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。另外,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,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。








04

粗心,因为孩子“懒”得反复检查


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,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,还是不断删除修改?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。如果平时做事力求“一遍做对”,“每遍都提升”,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。


这需要用心投入,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。如果做错了,觉得“没关系”,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。另外,准确率还和“做题量”以及“题目类型”有关。

解决办法: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,提高准确率,争取会做题,建立错题本。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。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,才能真正提高成绩。


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,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,感觉“无颜见江东父老”。


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:又是粗心惹的祸!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“貌似”由来已久,总也改不掉。


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,一定能改掉!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,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。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,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。






05

 习惯了偷懒,孩子真的会变“笨”



懒惰是一种坏习惯,会严重耽误孩子的学习。


很多家长以为只要督促孩子就行了,却不了解,孩子表面上的懒惰容易发现,深层次的懒惰却无迹可寻。


孩子认真听课,回家后也一直做题,为啥成绩就是上不去?


别的孩子也没我家孩子努力,为什么别人总拿第一,我家孩子却不上不下?

……


面对这些疑惑,最好的答案就是: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,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。



曾经有清华大学教授大胆评价:


在中国,至少有一半学生在“假努力”!


表面上看非常刻苦,任劳任怨,实际上学习时懵懵懂懂,成绩一塌糊涂。


他们看上去用了十二分的功,但因为方法不当、效率过低,导致最后只有6分的收获。


不是学习时间越长分数就越高,不是不停补习就能脱胎换骨,不是每天只睡5小时就是勤奋。


“伪勤奋”对于孩子的伤害,是很严重的。


请观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问题:


做题不彻底,过于依赖参考答案;


学习没有针对性,做题贪多求全;


不懂归纳知识点,学过了就忘了;


付出的学习时间越多,收效却越小。孩子饱受“伪勤奋”的折磨,就因为没找对方法。


没有目标的努力,没有计划的奋斗,都只是作秀。









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:“教育的本质,就是培养习惯。”孩子之间的差异,归根到底,就是习惯的差异。

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摆脱“积懒成笨”的困扰,我们的家长、孩子、老师要一起努力!


-END-